字体:    护眼关灯

大唐:在泾阳赈灾,被李世民盯上短篇小说 第160章 (第1页)

br>泾阳县竟未曾上奏求援?

"房玄龄忽地开口,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惊讶与好奇。

"这是何故?

前几日泾阳县不是尚在诉苦,言及赈灾粮食将尽吗?

"杜如晦抬头望向房玄龄,眼中满是疑惑与不解。

"难道泾阳县令己借得粮食?

"房玄龄疑惑地推测。

"绝无可能,泾阳县那些豪族富商皆依附于清河崔氏,岂会轻易借粮?

泾阳县的豪族富商断不敢轻易借粮。

"杜如晦深思熟虑后,断然否定,认为泾阳县令借粮之事,实属不可能。

"若是许以重利呢?

"房玄龄眯起双眼,语带深意,似乎洞察了其中可能的玄机。

房玄龄与杜如晦对视一眼,随即转向李世民。

李世民亦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凛冽的杀机,对这背后可能隐藏的阴谋与贪腐。

"随我前往泾阳县一探究竟。

"李世民起身,命令李君羡率领一队千牛卫随行,决心亲自揭开真相。

房玄龄与杜如晦迅速跟随,一行人换上便装,低调前往泾阳,决心查明事情真相。

李世民一行抵达泾阳县,只见万余灾民在城外草棚中得到妥善安置,秩序井然,显见赈灾工作颇有成效。

陈忠在县衙内忙于处理公务,焦头烂额,为赈灾之事不遗余力。

李世民命李君羡暗中打探陈忠如何借得粮食。

李君羡领命而去。

李世民则与房玄龄、杜如晦深入灾民之中,通过与灾民交谈,套取情报。

李君羡归来,将所探得情报一一禀报给李世民,揭开了借粮之谜。

"曾闻泾阳县有一陆姓大善人,然五年前己逝。

未料其后人亦继承大义。

"李世民闻言,心情豁然开朗,对陈忠与陆通之间无私的交易感到欣慰与赞赏。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