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水可不行。”
村民们急得团团转。
李建国立刻找到赵敏和施工队负责人,要求尽快修复水渠。
“你们必须马上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耽误农时。”
李建国语气坚定。
赵敏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督促施工队加班加点修复水渠。
工厂建成后,开始招工。
不少村民报名应聘,但由于一些村民文化水平低,不符合招工要求。
“李村长,我们也想进厂工作,能不能通融一下?”
被拒的村民找到李建国求情。
李建国也很为难,一方面要考虑工厂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不想让村民失望。
他与赵敏协商,决定在厂里开办培训班,提高村民的技能水平,让更多的村民有机会进厂工作。
就在这时,李建国的儿子李阳从城里打工回来了。
“爸,我不想在外面漂了,想在家乡发展。”
李阳说道。
李建国很高兴:“好啊,正好村里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有你施展才华的地方。”
李阳凭借在城里积累的经验,帮助赵敏管理工厂,提出了不少改进生产流程的建议。
工厂的生产逐渐走上正轨,产品在市场上颇受欢迎。
但幸福村的发展也引起了周边村庄的嫉妒。
邻村的村长带着一群人来到幸福村,指责他们抢了自己村的生意。
“你们这么搞,我们村的农产品都卖不出去了。”
邻村村长气势汹汹。
李建国耐心解释:“大家共同发展嘛,市场这么大,咱们可以一起合作。”
可邻村村长根本不听,双方僵持不下。
就在局面即将失控的时候,镇里的领导赶来了。
“大家都冷静一下,发展不能靠争吵,要靠合作和创新。”
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