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禁军奔前程了,那女儿岂不是不义?
因为女儿让李公子无法入禁军为君分忧,女儿岂不是不忠?
所以,爹、娘,为了女儿不成为那不忠不孝不义之人,退婚的名声算什么?
这婚,还是退了吧!”
再道貌岸然的理由,也掩盖不了李家言而无信毁约的事实。
“多谢姑娘大义。”
黄嬷嬷接过柳儿手中的镯子,仔细辨认后揣进怀里,又从怀里摸出一封信,递给杨春琼,“姑娘,这是我家少爷给您的信,少爷对您情深义重,如今退婚,万般无奈,他想说的都在信里。”
杨春琼讥诮的看着黄嬷嬷,并没有接信,“嬷嬷可检查清楚信物可有损坏,是否为当初原物?”
“己检查清楚,没有问题。”
黄嬷嬷讪讪道。
“既如此,就是两清了。
既己两清,日后将各不相干,你们少爷的信,就不必看了。”
一边毫无征兆擅自退婚坏姑娘名声,一边又说对人姑娘情深义重,,恶心谁呢?
“既己两清,柳儿,送客!”
杨县令冷声赶人。
小小的县衙是藏不住事的,几乎是婆子刚出门,县衙上下都知道,县令大人家闺女被人退婚了。
西院师爷家的婆子来来回回打探了好几次。
关上房门,挡住外人打探的眼神,杨家三口坐在房中默默无言,杨春琼看着爹娘一个生气懊悔,一个默默垂泪,慢慢耷拉下肩膀。
被退婚,她是不在意,可是让家里人伤心难过了,这该死的黄婆子,她爹还是被打击到了。
春琼不免愧疚,她这个本来享受了千年文明的后世之人,有幸重来一次,却一心躺平,任由这里的人因为落后的生产条件苦苦挣扎,任由父亲为了这个贫困小县殚精竭虑,而她只是冷眼旁观,连一丝伸出援手的想法的都没有。
是她自私了,十二年来,从最开始怕被发现异常的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