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隐匿于暗处,随时待命。
午后阳光渐渐柔和,皇帝携一众随行人员出宫。
他换上了石青云锦的常服,长发用一只羊脂玉簪束起,乌黑的发丝如瀑布般垂落在身后。
换上常服的他,身上的尊贵感似乎有所收敛,俊美的面庞与深邃的眼眸中流露出几分漫不经心,气度从容而不失尊贵。
皇帝前往堆雪楼,那是京城内赫赫有名的酒楼,众多达官显贵与文人墨客常在此聚会,谈论国事,畅饮美酒。
何高的门下弟子众多,门生之间又相互牵连,姻亲关系更是错综复杂,朝堂之上显得格外空旷。
鉴于何高的前车之鉴,朝中大臣对此也不敢轻言举荐太多人选。
皇帝年轻气盛,更偏爱那些锐意进取的年轻才俊,对朝臣所推荐的人选也显得并不十分信任。
堆雪楼内,士子们汇聚一堂,皇帝常常借此机会观察与品评来自五湖西海的年轻举子。
楼上的雅间早己布置妥当,茶水与点心皆由宋东升亲自试过,方才呈给皇帝,静候他的一言一行。
一楼窗边,几位身着笔挺长袍、头戴方巾的儒生,正围坐一处,谈论着翰林学士诸葛枫在朝堂上遭受当庭训斥之事。
诸葛枫乃是明和十三年的进士,年方二十,便以探花之名声誉卓著,师承当代大儒,深得圣上器重,被誉为国士。
然而,自他获任翰林官职之后,因不愿与首辅何高同流合污,便遭受了排挤,声势逐渐黯淡,默默无闻。
自何高案发后,诸葛枫曾为何高的党羽求情,结果却遭皇帝当庭训斥,若非他与何高确有嫌隙,恐怕早己被视作同党。
此时,宋东升耳闻诸葛枫的名号,微微侧首,向楼下望去。
众人之中,有人惋惜诸葛枫因忠于冤屈的官员而冒犯圣上,另一些人则指责他沽名钓誉,故意与圣意相悖,以博取良名。
皇帝沉思片刻,微微摇头,心中暗自评议,“诸葛枫,他不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