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克服困难,不能总是依赖传统的方式。”
他开始在部落周围的环境中进行更细致的探索,寻找能够替代的材料。
终于,在一条偏僻的山谷中,他发现了一种坚韧的藤蔓,经过加工处理后,成功地编织出了符合要求的渔网。
当第一张渔网被投入附近的河流中,收获了满满的鱼群时,部落里再次响起了欢呼声。
“萧然,你看,好多鱼啊!
以前我们捕鱼都是用鱼叉,收获很少,这下大家都能吃得更饱了。”
阿虎兴奋地喊道。
萧然站在河边,望着满载而归的渔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中的自信也重新回来了。
部落里的孩子们逐渐展现出对科技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天赋。
萧然决定专门为孩子们设立一个学习的场所,系统地传授他们数学、物理和工程学的基础知识。
在这个简陋的“学堂”里,孩子们用树枝在沙地上书写着数字和公式,认真聆听萧然的讲解。
“老师,这个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一个小女孩眨着眼睛问道。
萧然耐心地回答:“这是用来计数的,以后你们就会知道它的用处了。
在我们部落,以前都是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来记录猎物的数量、日子的流逝,现在你们学习这些新知识,以后会发现比结绳记事方便得多。”
看着孩子们纯真而专注的眼神,萧然仿佛看到了部落的未来,他们将是科技传承和发展的希望,自己一定要倾尽全力培养他们。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萧然还组织了一些简单的科技竞赛。
他提出一些实际的问题,如如何设计一种更省力的搬运工具,让孩子们分组进行思考和设计。
孩子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创意和方案。
虽然这些方案大多还很稚嫩,但其中蕴含的创新思维让萧然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