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减少灌溉次数和时间。
这样既能保证作物不缺水,又不会因为水分过多导致根部腐烂或者土壤板结。”
“施肥这块更是讲究。”
林阳拿起一袋肥料,继续说道,“除了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调配的基肥外,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还需要补充不同的养分。
像玉米在拔节期,需要大量的氮肥来促进茎秆的生长,我就会施一些高氮的复合肥;到了抽穗期,除了氮,还需要增加磷钾肥的比例,这样能提高玉米的结实率和颗粒饱满度。
而且施肥的时候,不能首接把肥料撒在根部,要在离根部大概10厘米左右的地方挖个小沟,把肥料埋进去,然后再浇水,这样肥料能更好地被吸收,还不容易流失。”
“林阳啊,你这说得头头是道,可这些设备啥的,得花不少钱吧?”
赵大叔皱着眉头问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成本的担忧,毕竟对于靠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
林阳笑着摆摆手:“赵大叔,一开始我也以为成本会很高,但其实有些设备是可以自己动手做的,像简易的防虫网,成本并不高。
而且从长远来看,虽然前期投入了一些资金在检测和设备上,但是因为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病虫害的损失,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算下来还是很划算的。”
“再说了,咱们可以一起合作,把资源整合起来。
比如大家一起凑钱买一台土壤检测仪,轮流使用,这样就能分摊成本了。
而且我也会一首在这里,给大家提供技术指导,遇到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林阳真诚地看着每一位村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大家看到新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作物的丰收,更是生活的希望。
村民们听着林阳的讲解,纷纷点头,眼中的疑惑逐渐被恍然大悟所取代,取而代之的是对新技术的浓厚兴趣和跃跃欲试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