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天,李恪见了六位掌柜,也了解了他们经营的内容。
东市三家,一家卖丝绸、一家卖文玩、一家酒楼。
西市三家,一家卖麻布、一家卖粮、一家酒楼。
不过都不自己生产,都是进来再贩卖的,利润实在有限。
酒楼最好改成吃火锅的地方,文玩改成玻璃、丝绸麻布暂时不动。
可是,火锅起码得有炉子和锅,他有铁,那就用自己的好了,干嘛要买,多等等就是。
玻璃还没出来,丝绸和麻布暂时想不到,就先这样吧。
接下来两月,在嵯峨山附近划出地方,分别养了鸡鸭鹅,还种了桑树,也弄出了叫花鸡和烤鸭。
还招聘了能去势的人,养了几百豚。
修建砖窑炼制耐火砖和耐酸砖,又分别建立高炉、搅拌池和玻璃窑以及水泥窑。
又让人找方士打探水银,去开采回来,吩咐人记得密封,水银有毒还易挥发。
准备工作完成,李恪傻眼了,没人挖矿。
这里的人除了护卫就是雇佣来种地的,根本没有多余人手。
“怎么这么热,鬼天气。”
李恪擦擦汗,嘀咕了一句。
“王爷,己经六月了,夏天了,自然热。
而且有三月未下雨了,庄稼都干了,今年不知道会有多少难民呢。”
虎子在一旁解释道。
李恪闻言一惊,想了想确实如虎子所言。
他来以后就没下过雨,他去看了看庄稼,长势都不太好,只能依靠人工从渭水一趟趟提水,效率低还累人。
李恪决定要改变一下,靠着渭水而不利用,是不是傻。
于是接下来几天,李恪吩咐一部人采集石灰石和粘土还有石炭先烧制一部分水泥,而后复刻了水龙,渭水边搭建水车。
想了想,又复刻了曲辕犁,虽然今年用不到了,但是用处还是很大的,为此,李恪还买了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