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炼在大唐这么一通折腾,日子过得那是越来越有滋味了。
他就像一颗种子,慢慢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扎了根,找到了归属感。
他心里明白,甭管在啥时候、啥地方,只要人能敞开心扉,积极去面对,啥困难都能给它克服喽,新环境也能混得风生水起。
时间这么一溜达,沈炼在大唐的朋友越来越多,他的人际关系网就跟一张越织越密的大网似的,稳稳当当。
这可不光给他帮了不少忙,还让他在这陌生的大唐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找到了自个儿的价值。
可沈炼融入大唐的道儿,也不是一路顺风顺水的。
有一回赶大集,那集市热闹得跟炸了锅似的。
沈炼走着走着,就被一个摆满古董的摊位给勾住了魂儿。
那些个玩意儿里,有个瓷器特别扎眼,造型独特,釉色还温润得很,就那么安安静静地在摊位角落待着,好像有一肚子的故事要讲。
沈炼一下就被它给迷住了,腿不听使唤地就走了过去,眼睛首勾勾地盯着看,心里就一个念头:这东西我得弄到手。
摊主一看沈炼站在那不走了,眼神里“嗖”地就闪过一丝狡黠。
他上上下下把沈炼打量了好几遍,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是个外乡人,穿着打扮就跟本地人不一样。
摊主心里那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认准了沈炼是个不懂古董、又好奇得要命的“冤大头”。
于是,他把那瓷器的价抬得老高,就等着沈炼上钩,好狠狠宰他一笔。
沈炼虽说对古董市场不太熟,可他也不是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跟摊主聊了几句,他就觉着不对劲,那摊主说话遮遮掩掩,眼睛还老是滴溜溜转,心里就有了提防,知道这摊主没安好心。
不过沈炼还是想试试跟摊主讲讲价,看能不能把这瓷器便宜点拿下。
他就把在现代社会练出来的那套谈判本事使了出来,客客气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