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客栈的窗户,洒在杨秀的脸上。
他简单洗漱后,便推门而出,再次融入这熙熙攘攘的城镇之中。
他穿梭于人群,观察着每个人的神情,聆听着各种各样的交谈,试图拼凑出这个王朝的真实面貌。
他走到一间铁匠铺前,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
走近一看,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正挥舞着铁锤,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
这人正是陈铁匠。
杨秀驻足观看,发现陈铁匠打铁的方法十分原始,效率很低。
就在这时,一个贼眉鼠眼的家伙悄悄地出现在了不远处,他鬼鬼祟祟地盯着杨秀,他正是赵县令派来的亲信。
那人观察了一阵,便急匆匆地离开了,显然是回去向赵县令报告了。
杨秀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小插曲,他径首走入了铁匠铺。
陈铁匠见有人来,憨厚地笑了笑。
杨秀也回以微笑,走到一旁仔细观察起来。
他注意到陈铁匠的锻造方法落后,便指点道:“老哥,你这打铁的方式有些费力,我这里有些方法,或许能提高效率。”
陈铁匠一愣,有些疑惑地看着杨秀。
他从未听过这种说法,但也觉得眼前的年轻人不像是信口胡诌。
杨秀见状,便耐心解释起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现代工程学的原理加以阐述,并指导陈铁匠进行改进。
陈铁匠半信半疑地按照杨的方法尝试了几下,竟发现效率果然提高了许多,原来需要费力敲打几十次的铁块,现在仅需几下便能成型。
他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周围的民众见状,也纷纷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这一切。
当他们得知是杨秀指点的方法后,都纷纷赞叹他的聪明才智。
陈铁匠更是激动地抓住杨的手,连声道谢,这一幕,自然也很快传到了赵县令的耳中。
县令听完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