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名字放大,“你看,我、532分、十三班。”
学生时代的喜悦无非是与好朋友同班、同桌。
沈梨自然是高兴的,但比起汪琴肆无忌惮的表达,她要内敛许多,她重感情,却从不轻易表达。
“真好。”
沈梨看着她,由衷的说。
看也看完了,汪琴把手机熄灭,随手塞进桌洞里,“也不枉我暑假苦兮兮的复习了。”
在沈梨准备说些什么时,班主任进教室了,他敲了敲讲台,“先安静一下。”
等教室里静下了。
班主任看了眼大家后,说:“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分班情况,这节课不上课,大家都根据名单里的情况,自己去找班级报到。”
班主任回想了一下,确定没差什么后,大手一挥,“行了,抓紧去找教室吧,二三节课还是要上的。
话落便转身出教室了。
安静了几分钟的教室又炸开了锅。
无非是同学间的互问“你在哪个班”、“好巧,我们在一个班”,还有夸张的哀嚎“兄弟,你别忘了我”之类的交谈。
沈梨忍不住笑了一下。
恰年少,正青春,刚刚好。
常说人永远无法同时拥有青春,与对青春的感受。
但沈梨并不这么认为。
轰轰烈烈,平平淡淡。
简简单单八个字,一贯是青春的代名词。
学生时代无疑是裹挟在青春里的,这个年纪里的我们尚且稚嫩,青春于我们而言是酸甜苦辣咸的。
当随着岁月的流逝,一步步迈入成熟,再回头看时。
那并不是后知后觉的感受,而是回望。
回望再也回不去的从前。
教室里,各位同学互相道别后,便分道扬镳了。
沈梨把抽纸还有手机放进书包里,往桌洞瞅了眼,确认没落东西了,这才把拉链拉上。
偏头问一旁的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