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我不是骨神笔趣阁 第403章 (第1页)

十二时辰是古华夏天文学家将一天分为十二个同等份的时间划分,每个时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两个小时。

十二时辰的名称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一天的不同时间节点。

祖辈将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结合,形成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组合。

这种对应关系不仅反映了动物的生活习性,也体现了先人们对于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想象。

子时:23:00~1:00,正是夜半时,鼠出洞活动,故称子鼠。

丑时:1:00~3:00,正赶鸡鸣时,牛需要进食,故称丑牛。

寅时:3:00~5:00,平旦时,虎夜行吟啸,故称寅虎。

卯时:5:00~7:00,日出时,兔子吃带露草,故称卯兔。

辰时:7:00~9:00,食时,龙从云中腾飞而来,故称辰龙。

巳时:9:00~11:00,隅中时,蛇出洞晒太阳,故称巳蛇。

午时:11:00~13:00,日中时,马烈如日中,故称午马。

未时:13:00~15:00,日昳(die二声),羊吃草的时候,故称未羊。

申时:15:00~17:00,哺时,猴子在林中玩耍,故称申猴。

酉时:17:00~19:00,日入时,鸡回窝时,故称酉鸡。

戌时:19:00~21:00,黄昏时,狗睡前巡查自家领地,故称戌狗。

亥时:21:00~23:00,人定时,猪拱槽要食,故称亥猪。

打一更。

即落更时(晚上七点),一慢一快,连打三次,声音如“咚!

——咚!”

,“咚!

——咚!”

打二更(晚上九点),快打两次,连打多次,声音如“咚!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