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一个少年的声音从身后传了过来,刘文君闻声回头,看见一个劲装少年正悠闲斜躺在一个大石之上。
他身旁是一个大布袋,布袋纹饰精美,想来价值不凡,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刘文君回身抱拳道:“此诗乃谢夫人所作《泰山吟》,在下有感而发,借以吟表,可是惊扰了阁下?”
那少年蹦了起来,连连摆手道:“没有没有,你吟得很好。”
那少年走到刘文君身边,上下粗略打量了一眼,问道:“郎君一个人吗?”
刘文君点点头。
少年走到一高石边,一纵而上,轻飘飘的落在石顶,抬手向远处望去,撇撇嘴,又跳了下来。
叹声道:“这太浮山也就这样了,云啊山啊,看过也就过了,没劲的很……阁下这么说,在下不敢苟同。
云山之景,非要眼看,还需心悟……”刘文君不觉反驳。
“得得得,你怎么跟我父亲一样,说些文绉绉的话,说得我心烦。”
少年瞥见刘文君腰间别的桃花剑,眼中放出精光。
“你这剑真好看,你会武吗?”
刘文君握住剑把,往里收了收,说道:“略懂。”
“好好好,我也粗通武艺,你我切磋切磋如何?”
少年笑道,双眼盯着刘文君。
刘文君只是赏景,并无他心,而且在道家仙山动武,有不敬之嫌。
于是刘文君摇头道:“不,在下并无切磋之心……”少年不理,将自己精美布袋的结绳一松,提出两把短枪。
这两把枪通体银白,泛出寒光,雕刻有精美盘龙纹,似是整枪由精铁所铸,只不同的是,一把短枪枪矛长,一把短枪枪矛短。
少年左手将长矛枪推出,右手短矛枪护住胸门,俨然摆好了架势。
他脑袋朝刘文君一扬,道:“快拔剑!”
刘文君仍是摇头,说道:“在下没有这等兴致,阁下还是……收手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