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我也得拿出真本事了,不然对不起这么酣畅淋漓的一战!”
少年平举双枪,枪头向外,枪托向内。
少年将双托一抵,咔哒一声,又将短枪一扭,两把银枪组合成了一把大枪。
少年左脚向前一踏,弯下身子,长枪“嗡”的一甩,枪头对准刘文君。
刘文君惊讶于这长枪怪异,但看他斗志昂扬,想罢他还不愿结束,又重提振精神,舞剑前功。
少年立足不动,只将长枪一荡,就格开了剑招。
刘文君又向前强攻,又是被长枪尽数挡开。
虽说少年又转入了守势,但俗话说得好,一寸长一寸强,刘文君剑招再是精妙凶猛,但近不了身,只是空耗力气。
刘文君不再强攻,退后几步,缓缓气息,细想破敌之法。
少年却是一笑,道:“你不攻,那换我来攻了。”
少年终于挪动步伐,出枪攻来。
少年出枪如游龙,戳,刺,扫,荡,顶。
竟使得比银枪二分时还要熟练,同时力道也重了几分。
刘文君只能一味抵挡,因力道之大,震得虎口生疼,几招下来,手臂抖的厉害,这样下去怕是剑也握不住了。
刘文君本可就此认输,但少年心气,对方又与自己差不多大,自己开口认输实在挂不住脸面,因此只能勉强抵挡。
“得想想,一定有方法可解危局。”
刘文君边斗边想。
脑中一招剑法突然闪过,是桃花剑法中的一招,名曰“沾花扶草”。
这招只有一个“引”字诀,是以用长剑贴住对方兵刃,借对方力势,双刃一同向一方倒去,然后借机相攻。
这是迷惑对方的招式,这招不攻不守,任由你攻,我只顺着你,叫你摸不着头脑。
《尚书》有言:“弗虑胡惑,弗为胡成。”
刘文君想观花悟剑,但于斗中明剑理,也算是另一种习武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