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都是用冷水浸泡十个小时左右,可现在明显已经来不及,只能用热水。
“慧敏,另外的三十斤豆糕怎么办?”
王婶擦了擦手上的水,愁眉不展。
刘印兰和乔骏业肯定买不回豆子,三十斤豆糕至少还要二十五斤黄豆才能做出来。
“要不我们去村里问问,看看有没有人能匀出来,卖给我们一点。”王大婶提议。
李慧敏一直没说话,她揉着面团,灶里的火熄了,她对王大婶道:“王婶,没火了。”
王大婶叹口气,转身去院子里捡柴,就在这时,张雅芳气喘吁吁的走进来。
她的肚子已经很大,走路都有些费劲,王大婶哎呀一声,连忙走过去扶住她,“你还怀着孕呢,小心点呀。”
张雅芳咽了咽口水,笑着说道:“王婶,豆糕有着落了!”
李慧敏出来,脸上都是笑意,“雅芳,搞定了?”
张雅芳点点头,“还是妈聪明,小舅子家里果然有很多黄豆,还都是质量上佳的。”
王大婶弄不清状况,“你们在说什么啊?到底怎么回事?”
李慧敏得意一笑,刚才她一直在想,去哪里弄黄豆,突然想到原主以前老爱接济弟弟李春祥。
杏花村卖的最好的庄稼就是黄豆,去年,原主偷摸给李春祥搬了三十斤黄豆放在地窖,本打算攒起来,一次性卖出去,给李春祥讨媳妇儿用。
不一会儿,院里走进来一个年轻的小伙,叫狗蛋,一脸蜡黄,细细高高,一看就是营养不良。
“李婶,黄豆来了。”他把肩上的黄豆放在地上,拍了拍身上的灰,看到大家都看着他,立马红了脸,腼腆一笑。
王大婶满脸疑惑,看了看狗蛋,又看看李慧敏,“这不是孙家那孩子吗?”
话说狗蛋这孩子,命苦,六岁的时候,他妈妈被洪水冲走,他爹外出打工,几年没回家,孙家老奶奶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
好景不长,不久前,她突然脑子不清醒,带到医院一检查,患了阿尔兹海默症。
狗蛋也不过十五岁,奶奶一病,天都塌了。
李慧敏卖豆糕回来,在路上遇到奶孙两人,看着着实可怜,给了狗蛋十块钱,帮着他把孙奶奶拉回家里。
王大婶听完全过程,深深叹口气,她给狗蛋拿了几块豆糕。
麻绳专挑细处短,命苦的人一辈子都有吃不完的苦。
狗蛋不好意思要,连忙推脱,李慧敏给了他十块钱,已经帮他很多。
“拿着吧,回去给你奶奶吃。”王大婶硬塞到他怀里。
现在黄豆够了,麻烦终于解决,大家都松口气。
接下来的时间,王大婶和李慧敏齐心协力忙活一整夜,终于把五十斤豆糕做出来。
刘印兰和乔骏业凑不到豆子又不敢回家,只能窝在大门口的玉米垛上。
村长派的人把豆糕运走,顺便给李慧敏结了钱,这次算她三块一斤。
刘印兰偷瞄着李慧敏手里的一百五十元,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豆糕的事情解决,现在该算算刘印兰和乔骏的账。
李慧敏走进屋里,把两人的衣服拿出来,狠狠扔在地上。
乔骏业大惊失色,慌忙跑过去,“妈,您这是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