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372章 (第1页)

朱老总这句话是绝杀,大家从书里面都看到了自己后代的经历,谁心里还没点疙瘩。

主席本来还想批评邹临天这是胡闹,现在也不好再反对。

他对钱看得不上心,但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干脆痛快表示:“我们出钱可以,管理就不要管了,让员工委员会自己选举,或者委托给

小邹同志。”

总理在旁边摇头:“我们不过是开个会,怎么就莫名其妙的背上了几千万贷款?

我还是回去让颖超盘盘家底,能少借一点,晚上也能睡安稳一点。”

少奇书记笑道:“这下好了,中美两国高层都是企业老板,看谁管理水平高了。”

书记们都是雷厉风行的性子,既然已经决定了,就没有再婆婆妈妈拉扯不清的必要。

第二天的人民日报招商版上,就刊登了主席亲自执笔的投资说明书。

说明书里面反复强调,这个项目是中央领导为了响应工业发展局邹顾问的号召,牵头组织的重点工业项目,可能要面临三到五年的亏

损,请大家擦亮眼睛,不要盲信权威,毕竟这项目赚钱多少还要看要工业发展局愿意给大家赚多少。

这是成立大型全员持股企业的必经手续,对项目感兴趣的人,把自己的投资资金通过邮政局,汇到工业发展局的监管账户上。

等资金额度足够之后,项目就会正式启动。

主席还专门打了个电话给陈毅,让他们把前面筹集的那部分资金也投进来。

没料到仅仅三天,工业发展局这边的二十亿额度就满了,后面还不断有资金汇过来。

邹临天只得忍痛的把后面的钱打回去。

他还没算清楚账,湖北湖南两个省的书记,就已经带着省委全套班子,堵在了他办公室门口。

“这个项目是主席亲自牵头的,我们湖南百姓也掏出了家底来支持,工厂一定要建在湖南。”

李先念轻蔑一笑:“我们湖北百姓也没少掏钱,主席告诉你一定要建在湖南了?你这话就是本位主义。”

笑话,主席怎么可能出这种头,他躲都来不及。

一国领袖,你让他偏向那边?

这种他不能拍板的事,还是让邹临天来干的好。

面对两边不停扣帽子的书记,其他人连大气都不敢出。

虽然这种国家级重点项目,当地没有税收,但三十年的土地租金,几十万工人的吃喝拉撒,交通,建筑那一样不是钱?

一个这样的项目,直接能把一个地级市拉进全国前十名,两位省委书记还没动手拼命,就已经是看在邹临天面子上了。

看着两位书记越吵越凶,帽子越扣越大,邹临天赶紧伸出手,制止了两人:“既然是投资工厂,里面还有书记们的份子,我就必须要为

大家的投资负责。

现在我开始提问,包括工厂后期扩张需要,十万亩土地,三十年租金你们准备收多少?”

看到两位书记目瞪口呆的样子,邹临天叹了口气:“你们不是准备这样硬抢吧?想吸引项目,就要有自己的优势。

工厂开在哪里,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成本,而成本是由交通,工人素质,原料,电力,用水等各种因素决定的,总结起来就是一句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