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530章 (第1页)

作为一个老牌贵族,这家伙深知自己家族到底靠什么在英国立足,连由中国团队全程监控这部车的使用这种条件都答应下来。为的就是把家里的那位女王伺候舒服了。为什么当时其他国家问丘吉尔,英国的坦桑尼亚卖了多少钱,他不敢回答准确数字?因为他根本没卖钱,而是换的车。即使中国已经明确告诉他,这种高科技汽车能看到女王陛下的出行轨迹,他也不在乎。女王陛下又不止这一部汽车,把它当作一个新玩具就行了。英国的科学家早已经告诉了他,三颗卫星加一个接收器,就能定位整个星球上每一个人的坐标,中国人看来已经实现了,英国也已经投入预算开始研究。中国的花卉在经过英国女王带货之后,就这样在欧洲火了起来。面对担忧无法及时供货的农业部,邹临天一边让丰盛银行加大对花农的贷款支持,一边从东大采购花卉生产的必要设备原料种子,一边还直接从东大昆明采购鲜花填补产能缺口,防止断货造成的热度退散,算是操碎了心。面对收入账单,书记处终于相信,粮食不是农业的唯一出路。每天十架飞机飞往欧洲,带来的是五百万美元左右的营业额,刨除里面所有的成本,中国可以获得的利润大概在420万美元左右。连任书记看到这个数字都挠头皮:“我们培养的初中生好像都有点不够了。”年初跟美国人谈成的协议,是送七十万初中毕业生,前往美国继续读高中大学,美国人负责全部的学费和生活费。书记处商议过之后,决定分成五年送过去。送往欧洲的,随着在欧洲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每年的人数已经增长到了七十万。这样每年送出去留学的初中生就要84万人。既然送出去留学,成绩一般的肯定不行。先是科学城每年抽走中国青少年中最优秀的那十万人,然后再是留学名额抽走84万中上等的,这就需要最少几百万初中毕业生才能挑选出来。现在花卉生意的利润,又代表着每年可以增加几万学生名额,一时间到哪里找这么多合格的初中生。邹临天眨了眨眼睛:“大家还记得华为的欧洲研究院么?”邹临天一提醒,大家都想了起来。为了利用欧洲各国人才,华为投巨资在欧洲各国建设了研究院。整个欧洲分布着华为的18个研究院,研究领域分布方方面面,利用欧洲的人才为华为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少奇书记有点迟疑:“我们哪里有人才去管理这些欧洲的科学家?人家干什么说不定都只有科学城那些人才看得懂,但那些人怎么可能去欧洲管理他们。”书记们不怕在科学研究上花钱,但还是怕花冤枉钱,养一个欧洲科学家可不便宜。邹临天摇了摇头:“东大现在在某些基础领域都还没追上欧美的水平,何况我们现在工业发展上还有无数应用难题要解决,硬等着那些学生毕业不是办法,可以把国内的工程师派过去,让这些工程师带着进行短期进修,算是技能培训。”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