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96章 (第1页)

第96章

然而,结果却让他们想哭。

那女人竟然是许副厂长的另一个闺女儿,亲生闺女——许明珊。

人家姐妹们‘扯发花’,却把他们搅入其中。

三人暗叫‘倒霉’,不敢隐瞒,暗中告诉了宋念华。

小宋厂长,求你了,可千万别跟许副厂长说,这事儿是我们查出来的。

我们都是家里顶梁柱,上有老下有下的,要是丢了工作,一家可就没活路了。

是啊,小宋厂长,你就当行行好吧!

三个哀求着。

宋念华见状,叹气道:好,我答应你们。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谁知道那股风会把谁‘吹’起来!

——

和李保海三人分开,宋念华回到招待所。

又是造谣,无中生有,许明珊除了这个,就不会别的了

宋念华心中不屑,可此刻的许明珊,简直像一条失了理智的‘野狗’,逮谁咬谁。

若任由她继续散布谣言,找不到挖塘师傅,会耽误鱼塘进度,所以,她得先把这条‘野狗’打倒,打怕,让她不敢咬人。

坐在房间里,宋念华琢磨了怎么反击,想了许久,也没想出什么好法子,正准备休息,歇歇脑子,目光扫过桌子,突然看见招待所给每个房间里,配备的‘红书’。

身处特殊年代中,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知青,熟读并背诵领导的‘红书’是必备功课。

对啊,建设农村,可是最高方针。

宋念华连忙拿过‘红书’,翻看起来,第一页就写着:‘上山下乡’,让一千多万城市青年扎根农村,学种地,修水坝,与农民老大哥同吃同住。

用知识改变乡村面貌,把他们的肚子里的知识,传授给农村那些没上过学、没文化的老百姓和孩子们。

让他们一起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还有很关键的一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说的多好,简直是警世名句。

宋念华仔细翻看着,把她认为有用的语录,逐句抄录下来。

她记得,她的宝贝‘小本本’上记录着,周萍的姐姐,是京市日报的记者。

论起玩‘舆论’压制,谁又能玩过,曾身处信息大baozha时代的她呢!

作为一名经历过高考三年,大学四年磨砺的莘莘学子,学出一篇优秀,能被发表到报纸上的文章,并不困难。

{建设农村,只是知青的任务吗}

她随口就取了个最直白的名字,然后,拿过笔记本,开始打草稿。

——建设农村,只是知青的任务吗

不,建设农村,是各行各业,是全社会,甚至全华国所有人的任务。

同志号召我们,‘到农村去,到山区去’......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