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99章 (第1页)

第99章

周记者说,是因为一个来自外省小村子,宋家屯的女知青,写了一篇文章,说得到咱们厂的大力的帮助,那女知青在文章里,把咱们厂一通表扬。

秘书笑着解释:

现在,国家上下都在宣传领导的政策方针,这位周记者就想把咱们厂这次行为,报道出去,呼吁社会各界,响应领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建设农村。

周记者想把咱们厂树立成‘典型’!

他又‘追’了一句。

我帮过一个外省的村子,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蒋厂长完全一头雾水,宋家屯,这地方好像在那儿听过。

对了,那女知青叫什么名字,文章里有没有写,咱们厂怎么帮她了

厂长,我接到周记者的电话后,特意去调查了一下,那女知青叫宋念华,是、是许副厂长的养女。

秘书连忙上前汇报,就是跟许明珊抱错的那个。

蒋厂长恍然。

他是听过许保国抱错了闺女儿,亲闺女儿找上门后,就把养女送到乡下当知青去了。

而且,许保国的养女可不是个‘省油的灯’,跟大院儿周家的公子乱搞男女关系,听说被周公子甩了后,还曾经上吊zisha过呢。

许保国怕她留在城里,再闹出什么‘妖蛾子’,才不得已把人送下乡了。

他会知道的这么详细,完全是因为儿子蒋友亮跟许明珊谈了对象,从许明珊口里听的。

我什么时候帮过她怎么帮她了

不是您,是许副厂长,前段时间,厂里不是传许副厂长假公济私,你为这事儿,还私底下找他谈过话呢。秘书连忙帮他解惑道:

整件事我都了解过,宋念华插队的村子,要开个鱼塘,村里人没什么文化,怕干不好,就让宋念华这位知识青年当厂长。

宋家屯是个穷村子,什么都没有,宋念华只得回京市向许副厂长求助,许副厂长就在咱们厂里帮她找了几个会挖鱼塘的师傅。

谁曾想,这事儿不知怎么传的,就传成许副厂长‘假公济私’了。

其实说真的,许副厂长也挺冤枉,宋念华写这篇文章,大概是觉得连累了许副厂长,想替他挽回名声。

秘书笑着道。

蒋厂长闻言点点头,嗯,既然孩子有这个心,那咱们就配合配合吧!

你去,把许副厂长叫来,一起接受记者的采访。

他大方挥手。

秘书应声,出了办公室,很快就把许保国找来。

路上,秘书已经把事情的经过告诉许保国,听说小闺女儿特意写了文章,还找来记者,为他挽回名声,许保国欣慰极了,完全忘了,前几天还满心抱怨宋念华呢!

两位厂长汇合后,保卫科就打来电话,说周记者一行人已经来到厂门口了。

蒋厂长和许保国连忙迎了出去。

钢铁厂大门口,宋念华、周雅和一个扛着照相机的青年男人,正等在门外。

几人见面,寒暄几句,周雅说出此行目的。

哎呀,这就是一件小事,举手之劳,这又是采访,又要见报的,太小题大做了。

蒋厂长客套着。

许保国站在旁边赔笑点头。

没有小题大做蒋厂长,这事儿在您看来可是件小事,却切实的帮了我们村大忙,没有您,我们村的鱼塘就办不下去。

乡亲们听说京市大厂的领导帮了我们,从心里都感激您呢!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