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第259章 (第1页)

特别是县医院和中医院的专家们。

没有他们下乡,所谓的“医疗一体化”就是一句空话。

下午,卫生局行政楼的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微妙。

叶凡坐在主位,左手边是县医院院长,右手边是中医院院长,底下,坐着两家医院十几个科室的主任。

这些人,个个都是青川县医疗界的“大拿”,平时走路都带风,此刻却都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

“各位主任都是我们青川县的宝贵财富。”叶凡的开场白很客气,“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就‘城乡医疗一体化’试点工作,征求一下各位专家的意见。”

他把青山镇的试点方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一遍。

核心内容就是,从下个月开始,两家医院的专家,要轮流下派到青山镇卫生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坐诊、带教。

话音刚落,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叶局长,您的想法是好的,为老百姓着想,我们都支持。”说话的是县医院外科主任孙兆龙,一个五十出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男人。他是全县有名的“一把刀”,技术高,脾气也大。

“但是,”孙兆龙话锋一转,“我们外科,一共就五个主任医师,每天手术都排得满满当当。我这要是去乡下一个礼拜,科里就得停掉十几台手术,这个责任谁来负?”

“是啊,叶局,”内科主任也跟着叫苦,“我们科室床位常年爆满,一个萝卜一个坑。人手实在抽调不出来啊。”

“还有设备问题,”骨科主任摊了摊手,“青山镇连个x光机都没有,我们去了能干嘛?用眼睛看片子吗?这不是瞎胡闹嘛!”

一时间,会议室变成了诉苦大会。

理由五花八门,但核心思想就一个:我们很忙,我们很重要,我们去不了。

叶凡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

等所有人都说完了,他才笑了笑,那笑容,让在座的各位“大拿”心里都莫名地突了一下。

“孙主任,各位主任,大家说的都对。”叶凡开口了,语气出乎意料的温和,“各位都是我们青川医疗界的顶梁柱,让你们放下手头重要的工作,跑到穷乡僻壤去,确实是杀鸡用牛刀,是大材小用。”

众人一愣,没想到叶凡这么好说话。

“所以,”叶凡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扫过全场,“我从来没打算让各位专家去‘扶贫’,去‘送温暖’。”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我是想邀请各位,去‘淘金’。”

淘金?

所有人都懵了,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局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各位主任,你们想过没有,你们的职业生涯,最大的瓶颈是什么?”叶凡不紧不慢地问。

孙兆龙皱了皱眉:“技术到了平台期,很难再有大的突破。”

内科主任叹了口气:“每天看的都是重复的病例,想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找个典型病例都难。”

“没错。”叶凡一拍桌子,“技术、科研,这才是限制各位更上一层楼的天花板!而我们青山镇的试点,就是要给大家提供一个打破天花板的锤子!”

他站起身,声音充满了蛊惑性。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