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陶三儿连忙点头应道:“好嘞,爷们儿,其实我心里头也正琢磨这事儿呢!
就是之前两回都因为在北平站有事儿给耽搁了,没跟着车走。
这回说啥也得试试,瞅瞅能不能把这买卖给做起来。
要是成了,我多进点儿,在北平站也让你嫂子试试…….....”两人说话间,时间悄然流逝,此时距离离开北平站己经过去了半个多钟头。
他俩深知,总这么窝在七号车厢里可不行,哪怕就是走个过场,也得去车头那儿跟片山和藤源打声招呼。
不然万一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又不知会生出多少事端来。
想到这儿,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朝着车头方向走去。
从第七节车厢走到藤源本应所在的第西节车厢其实并不远。
之所以藤源不像其他车的乘警长一样呆在第一节车厢,这是因为,这辆还是几年前由杨宇霆担任东北铁路督办时购入的德国列车,除了车头外,一共有十七节车厢。
其中,第一节车厢是软卧车厢,第二节和第三节车厢则是硬卧车厢,环境舒适,能够提供相对较好的休息空间。
只是票价太贵,非大富大贵的人家不敢买这个票,尤其是九一八以后,从关内去东北的人要远远少于从东北逃出来的人,所以这三节车厢一首住不满,但还得保留着。
也许过一段时间,蒲公英号延伸到哈尔滨后,会好一些吧。
接下来的第西节车厢是餐车,供车上工作人员、乘客用餐。
这节车厢里面布置得很温馨,餐桌上辅着带有精美图案的桌布,让人感觉非常舒适。
不过就算这一路长达近百个小时,绝大多数旅客仍然不敢来这个餐车吃饭,对他们来说,在这里吃饭实在太贵了,而且还吃不饱。
因此,绝大多数中国人都选择自带干粮或者从陶三儿的弟弟妹妹们的小推车上买点东西吃。
这样既省钱又能吃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