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低着头,像个犯错的小孩,眼泪吧嗒吧嗒掉。
就在我们觉得没希望的时候,一个以前的老顾客帮了大忙,给我们介绍了个投资人。
经过一番苦苦哀求,终于拿到了投资,算是喘了口气。
但麻烦还没完,新技术研发难上加难。
80年代,很多材料和工具都稀缺得很。
我们想搞那种能让头发卷得自然又持久的烫发技术,可当时的烫发药水效果不好,不是太伤头发,就是卷度维持不了多久。
为了找到合适的药水,我们到处打听,写信给外地的厂家,还拜托出差的朋友帮忙寻找。
好不容易弄来了几种药水,又得在真人头发上反复试验。
那段时间,我和陈宇的头发都被折腾得不成样子,一会儿烫卷,一会儿拉首,就为了测试药水的效果和掌握最佳的操作时间。
除了药水,烫发的工具也是个大问题。
当时没有那种自动控温的烫发机器,我们就自己琢磨,用灯泡加热、热水袋保温,各种土办法都用上了。
有好几次温度没控制好,不是把头发烫焦了,就是根本没烫出卷来。
而且,研发过程中还得考虑成本。
好的材料和工具都贵得要命,我们得精打细算,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每一笔开销都要在账本上记清楚,算盘珠子打得噼里啪啦响。
对手还在旁边使坏,到处说我们的新技术是抄来的,质量差得很。
好多客人听了都不敢来了。
店里的员工也因为压力大,人心惶惶,有的干脆说要走人。
我们一边哄着员工,一边拼命研发,忙得像个陀螺。
不过我们可没认输,咬着牙坚持。
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把技术搞定了。
新的技术一推出,客人又都回来了,店里生意又火得不行。
生意好了,我们扩大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