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护眼关灯

道德经译本热门推荐 第457章 (第1页)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道”就像一个深邃的虚空,然而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永远不会枯竭。

它是那样的渊深啊,仿佛是世间万物的根源;它又是那样的幽隐无形,却又好像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在天帝出现之前它就己经存在了。

故事在古老东方的一个宁静村落,住着一位被村民们称作“老渊”的智者,他年事己高,却目光如炬,对世间万物有着超乎常人的洞察。

村中有个年轻人叫阿诚,他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尤其痴迷于探寻天地间那些神秘未知的东西。

听闻老渊知晓许多古老的哲理,阿诚便怀着崇敬之心前来请教。

一日清晨,阿诚来到老渊的居所,看到老渊正对着院子里的一口古井出神。

阿诚轻轻走上前,恭敬地问道:“老渊爷爷,您常说这天地间有个玄之又玄的‘道’,可它究竟是什么呢?

为何如此难以捉摸?”

老渊缓缓回过神来,目光投向远方的山峦,悠悠说道:“孩子,你看这口古井,它看似虚空,内里却蕴含着无尽的奥秘。

就如同那‘道’,表面冲虚,仿若什么都没有,可一旦你去探寻它的用处,就会发现它源源不断,永不枯竭。”

说着,老渊俯身从井中打起一桶水,水清澈而凉爽,“这井水养育了咱们一村人,世世代代从未干涸,这便是它的‘用之不盈’。”

阿诚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那它又怎么会是万物之宗呢?”

老渊笑了笑,带着阿诚走到村外的田野边,正值春日,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嫩绿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老渊指着田野说:“你瞧,这些麦苗从土里钻出,依着西季的更迭生长、成熟,最后又回归大地。

是谁

『点此报错』『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