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人一个。”
“咱们知青点没有一点菜啦?”
李秀娟白了林志强一眼,“你还知道没有菜吃了?”
梨树沟第一顿集体生活,每人一碗苞米糊糊,一个苞米窝头。
没有一根青菜,没有一点油花。
新来的八个知青,看着六个老知青一手粗瓷大碗,一手带着指痕的窝头,喝着面糊糊的呼噜声,传出很远。
每一个人都在大快朵颐,这些后世看来让人难以下咽的食物,让人看着难免唏嘘不己。
孙增福、马菲菲、张继成、李秀娟,几个衣着光鲜明显家庭条件较好的知青,看着这样的生活条件,都苦着一张脸,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李玲会、陈文娟、刘鑫生,也是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
这一条语录,是当年每一次批判大会上,年轻少壮的造反派,准备对批判对象首接动手的前奏。
曾经听一个当年的“右派分子”恢复职务后,回忆自己的过去时说道:“每当听到造反派开始背诵这一条语录,就忍不住双股颤颤,几近晕倒在地。”
要是每天都是这样的艰苦到贫困潦倒的生活状况,以后这样的苦日子,下乡插队落户的知青们,可有得煎熬了!